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138组织

1932年, 美国陆军航空兵团(美国空军前身)退役上校约翰·朱厄特率一支非官方顾问团帮助中国规划、组织空军并训练飞行员,这个民间顾问团开启了中美空军合作的序幕。

1943年,成立了中美空军混编大队,两军联合作战多年,彼此都很熟悉。战后,中美混编大队解散,美军军官们即被分散配属到国民党空军各个部队中,在人事管理、训练和后勤维护保养方面提供帮助。

胜利后的国民党空军士气和管理水平一落千丈,美军顾问的评价是:“在内战中的表现极端低劣。”

官方的海军顾问团成立最早,在抗战时美国就承诺战后帮助中国重建海军。战后美国海军协助国民党军运兵赶赴前线、遣返日军日侨,同时向国民党移交大批舰艇,并培训国民党军操作使用。

在美国顾问帮助下,国民党军改组了海军总司令部,建立起基本的制度和工作程序,并制定了舰队训练计划和人事制度。美军顾问训练了30余名军官和3千余名水兵。

按照美军的最初想法,应向中国派出一个统一的联合军事顾问团,而不是偷偷摸摸派出没有名分、不能公开的顾问组织。鉴于中国的重要性,担任团长的人级别要够高,不但要有能力,还得具备较高声望,参联会拟议由魏德迈中将或克拉克上将充任。

克拉克在二战中担任过集团军群司令,他打仗一般,但战后负责和苏军交涉奥地利问题,处理复杂的政治事务很老练,表现出较高政治手腕。魏德迈熟悉中国事务,和国民关系融洽。

史汀生也曾就这一问题与赵继统进行会谈,赵继统的回答很明确,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艾森豪威尔,任职到1948年5月就到期了,魏德迈和克拉克都是接任参谋长的热门人选,他们都不合适。

中国的问题很复杂,国民党内、军队内更是派系林立,派来一个有能力个性强的美军将领,弄不好还会影响中美关系···

史汀生经过考察,认同了赵继统的观点,回国后挑了一个没有名气、级别也不高的少将军官戴维·巴尔(中文名巴大维,在二战中从没指挥过战斗,战争末期他曾担任第6集团军群司令德弗斯将军的参谋长。在一个次要战区给一位二流将军担任参谋长,不可能带来过人的名望)出任联合顾问团团长。

大致同一时期,华盛顿向希腊派出的顾问团团长是詹姆斯·范弗里特中将(范弗里特在诺曼底登陆当天作为团长带头冲向滩头,二战结束时已经是军长,靠战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