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225穷寇必追

蒋介石来到重庆短短两周,被他寄予厚望的宋希濂部大部被歼,残部溃逃至川西下落不明,守卫川南的罗广文部更是溃不成军,望风而逃。

他在11月28日的日记中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沮丧失望的心情:“时至今日,由余养育完成之党国,而由余之手毁灭之,此情此景将何以堪?”。

也就是在綦江解放的当天,国民党反动派对囚禁在白公馆、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,即“11·27大屠杀”。这次大屠杀共有330人遇害,仅有35人冲出魔窟,死里逃生。

此时,多少还能够阻挡解放军进入重庆的,就只剩下南泉了。作为重庆的南大门,南泉距当时的重庆市区18公里,地处狭长山谷,两侧峰峦重迭,向北伸延到长江边的大兴场,向南伸延到綦江,构成了重庆江南的一道天然屏障。

南温泉东南面的建文峰是最高控制点,海拔504米,它和北侧打鼓坪山之间的峡谷虎啸口是南川通往重庆的必经之路,路两旁山势陡峭,大有“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”之势。

国民党军在此构筑了据守重庆的最后一道防线—“江南防线”。南温泉东北方向部署了罗君彤的361师、杨森20军的一个师和内二警总队,南温泉西南方向和川黔公路沿线部署了罗广文部44军,南泉主阵地则部署了蒋介石从川北空运而来的胡宗南部王牌第1军167师。

第1军的前身源于黄埔军校教导团,是国民党中央军的嫡系主力,号称“天下第一军”,装备精良、战斗力强悍。

11月25日,刚刚参加完解放南川战役的12军35师103团奉命由南川神童坝抄山路飞兵进攻南温泉,26日下午3时,103团抵达南泉虎啸口后与守敌遭遇,打响了解放重庆的最后一场激战。

南泉制高点打鼓坪和建文峰的守军正是胡宗南部第1军167师,国共两军的精锐部队在此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。激战中解放军先后占领了建文峰、五洞桥通道和南泉正街,但国民党守军的抵抗和反扑也非常顽强,战斗异常残酷。

28日晚11时,解放军参加南泉战斗的部队奉命有序撤出,由川黔公路到达长江上游的渡口后渡江汇入12军主力部队,受到重创的国民党军167师也因顾虑被围歼而退出了南泉,至此战斗结束,历时56小时。

南泉战斗是解放重庆外围战斗中最激烈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斗,也是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最后一次攻打特大城市的战斗。它重创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